CASPT2025投稿须知

发布时间:2024-10-15浏览次数:11



会议介绍

第16届先进公交系统国际会议(CASP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Systems in Public Transport)与第10届公交被动数据研讨会(TRANSIT DATA)联合会议CASPT2025将于2025年7月1日至7月4日于在日本京都召开。本次会议由日本京都大学与岐阜大学主办,上海理工大学与同济大学为中国大陆协办高校,港澳台协办高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等。

CASPT每三年举办一次,系公共交通领域最权威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TRANSIT DATA每年举办,致力于讨论被动获取的公交数据(如公交卡、公交车轨迹等数据,与问卷调查等主动数据区分)的相关研究。


会议官网

https://caspt.org


重要日期

2024年11月30日    常规论文投稿截止

2025年01月31日    简报论文投稿截止

2025年02月28日    论文接收与特刊获邀通知

2025年05月15日    最终版论文上传


投稿须知

  • 常规论文不超过8页,简报论文不超过4页。

  • 本次会议将会在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Journal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和Public Transport设立特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与Journal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的特刊有特定主题。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的特刊主题待定,Journal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的主题已可于官网确认: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public-transportation/about/call-for-papers#innovations-for-public-transport-vehicle-and-infrastructure-design-in-conjunction-with-transitdata-and-caspt2025。符合要求的常规论文将被大会邀请向特刊投稿。特刊审稿将邀请与会议审稿时相同的审稿人以缩短时间。各位作者可于easychair投稿系统中选择是否参加特刊的评选,找到“If you hope your paper to be considered for a Special Issue, please tick this box”。

  • 简报论文(Short Communication Papers)将经过较简单的评审程序。这种形式旨在吸引那些希望分享尚未形成完整论文的新观点的从业人员和学者。这些论文应具有科学价值,诸如实践见解、可投入应用的软件、案例研究或有关新技术实施的讨论。以营销为重点而无科学价值的稿件将不予接受。此类短文一经接受,作者将被允许以海报或特别会议的形式展示其作品。论文应使用与常规论文相同的论文格式。

  • 为了纪念去年辞世的Yuval Hadas教授,本次会议设立两项最佳论文奖与一项优秀青年论文奖并有丰厚奖金。详情请见https://caspt.org/awards/。奖项与特刊的评选均只面向常规论文。

  • 本次会议不出版Proceedings,所有的会议论文均不会被算作正式出版。


主旨报告人(Keynote Speaker)

  • Avishai (Avi) Ceder

Avishai (Avi) Ceder 教授是奥克兰大学交通研究中心 (TRC) 的创始人并担任主任直至 2014 年。他曾任以色列理工学院交通工程与地理信息系主任、以色列交通部首席科学家(1994-1997 年)以及欧洲共同体交通项目以色列代表。他曾任麻省理工学院(两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香港大学和东京大学的客座教授,还是各大知名国际学术会议(如 ISTTT、CASPT)的学术委员会成员。2016 年,他通过CRC Press 出版了《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一书的第二版,该书已被翻译成中文(2017 年)和韩文(2018 年)。最近(2021 年),他在《自然》(Nature)杂志旗下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1-93741-4(免费下载)。


  • Francesco Viti


Francesco Viti 教授是卢森堡大学工程系 MobiLab 和计算工程研究所的负责人,也是卢森堡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心 (LCL) 和安全、可靠性与信任跨学科中心 (SnT) 的成员。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出行行为分析、多式联运系统的网络建模和控制。他目前负责协调的项目包括公共交通电气化和优化、多式联运设计和规划、出行即服务和按需出行建模、货运物流和大数据分析。他撰写了 150 多篇期刊和会议论文。他是Journal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和Data Science for Transportation的副主编。他是欧盟委员会、卢森堡交通和公共工程部、经济部、意大利研究部以及多家资助机构的专家。


  • Hong K. Lo (罗康锦)


罗康锦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土木及环境工程学讲座教授及GREAT智慧城市研究所所长。他的专长包括动态交通系统建模、交通控制、网络可靠性和公共交通分析。他在交通领域中发表了大量文章,在交通界非常活跃,例如,他是 CASPT 国际科学委员会召集人、Transportmetrica B: Transport Dynamics创刊主编、Journal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执行主编,以及许多国际期刊的编委。罗教授曾获享负盛名的世界交通研究会议 (WCTR) 奖、东亚交通研究学会 (EASTS) 杰出论文奖和香港科技大学工程学院卓越奖等。罗教授是太平绅士、香港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英国运输物流学会资深会员、香港公路学会资深会员,以及香港运输学会资深会员。


  • Yu (Marco) Nie (聂宇)


聂宇博士现任美国西北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他拥有清华大学结构工程学士学位、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学位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聂博士的研究涉及交通系统分析、交通经济学和可持续交通领域的多个课题。聂博士是 TRB 交通网络建模委员会和交通流理论与特征委员会的成员。他现任Transportation Science和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的领域主编,也是Transportmetrica B和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的编委。聂博士的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交通研究委员会、美国交通部、美国能源部和伊利诺伊州交通部的支持。